客服电话 15808864972111
服务时间:8:30-18:00
返回顶部
中药学专业-本草芳华谱新章 云岭药香润八方

一、专业溯源:根植云岭的本草新篇

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时代洪流中,中药学院中药学专业如一株依托云南植物王国资源沃土生长的本草之树,于岁月积淀中孕育新生。这门承载着千年中华医药智慧的传统学科,以立足滇中、辐射全省、服务基层为使命,构建起通理论、精技能、强实践的三维培养体系,致力于为云南中医药产业输送懂炮制、精鉴定、善制剂、会服务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自办学以来,已为全省中药生产、流通、服务一线输送千余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他们如本草植物般扎根基层,成为守护百姓健康、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线尖兵

二、课程图谱:本草世界的知识脉络

在知识建构上,中药学专业打造了层次分明、理论与实践交融的课程体系:

基础筑基工程:

《中药学》如本草根系深扎,《药用植物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等课程如繁枝茂叶,构建从本草识别到药性分析的基础知识链,为专业学习筑牢认知根基。

核心能力锻造:

炮制与鉴定:《中药炮制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聚焦修制合和”“辨药识真,通过古法工艺与现代检测技术结合,淬炼学生看形色、闻气味、辨真伪的核心本领。

制剂与质控:《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融合传统制剂工艺与智能制造技术,覆盖处方设计生产流程质量检测全链条,培养现代化制药技能。

方向拓展课程:

药学服务方向:《药品零售与服务技术》《中药调剂技术》强化用药指导与药事管理能力,适配连锁药店、医疗机构药房岗位需求。

药品生产方向:《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含智能制造)》《药品生产》引入智能制药理念,培养生产线操作、工艺优化及车间管理能力。

三、职业通途:多维发展的本草矩阵

(一)就业领域

生产岗位:在知名中药生产企业,从事中药饮片炮制、制剂生产、质量检测等工作,成为严控中药质量的技术工匠

服务岗位:在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连锁零售药店,在医疗机构中药房、连锁药店担任中药调剂师、用药指导师,为患者提供专业药事服务,化身基层用药安全的健康守门人

大健康领域:投身中医药养生、产品研发与营销,参与中药精油、药膳食疗等开发,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健康管理中绽放光彩。

(二)提升通道

毕业时可参加普通全日制专升本考试,对接云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中药学、药学专业;毕业后可通过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毕业当年可考中药士资格证,从业3年可考中药师)或执业中药师资格证(专科毕业+从业5年)实现职业进阶。

四、证书体系:技能加持的实力印证

在校可考证书:中药调剂员、中药炮制工、药物制剂工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学生就业竞争力增添砝码。

职业进阶证书:执业中药师资格证、中药师职称证等,为职业发展提供权威背书。

五、师者风范:杏林药匠的匠心传承

中药学专业拥有一支双师型为主、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铁军:51名教师中,60%以上为双师型教师,25.5%为高级职称,51.06%拥有硕士学历。团队近五年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奖项5项,指导学生获省级技能竞赛奖项65项。

获奖证书.jpg


名师风采撷英

林青教授:中药学院院长,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立省级名师工作室,主编《中药药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教材,带领团队建成省级教学团队引领学科前沿。

唐当柱副教授:副院长,省级高级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19项,主持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被评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德技双馨之星

韩云波副教授:中药教研室主任,省级中级双师型教师,参与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奖2项,指导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奖各2项,云南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主持中药鉴定技术思政课程建设。

杨艳副教授:药剂教研室主任,主持中药制剂虚拟仿真课程建设,将产业前沿技术融入课堂指导学生获省级互联网+”大赛金奖2项。

image.png


李松副教授:中药栽培技术骨干教师,指导学生获全国中药传统技能赛三等奖,主持建设省内首个中药栽培虚拟仿真实训项目,被学生称为田间课堂引路人

051369F02E26AB96E18F57576E0E3495.png


六、实践版图:产教融合的立体场域

(一)校内实训:沉浸体验本草全流程

专业建有模拟药厂、中药炮制、中药鉴定、精密检测等19间高标准实训室,涵盖药材识别炮制加工制剂生产质量检测全链条实践场景。

实训室配备高效液相色谱仪、浓缩提取机组、智能调剂系统等先进设备,可满足从传统饮片炮制到现代化制药工艺的全流程实训需求,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淬炼技能。

(二)校外实践:深度对接产业一线

直属基地:附属医院中药房作为教学诊室,学生可跟随临床药师参与中药配伍分析、用药指导等实践,直观感受中药在诊疗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与合作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年提供实习岗位,学生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表现优异者可获得留用机会。

代学徒制:入选省级试点项目,依托校企双导师资源,通过校内理论+企业实训双轨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即掌握行业前沿技能与职业规范,提前适应职场环境。

七、荣誉长廊:匠心育人的实力见证

(一)教学成果

近五年教师主编教材4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5部,建成3门校级精品在线课程,《中药鉴定技术》获评省级优质课程。

教师获省级个人奖项11项,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药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入选全国职业教育展示平台。

(二)技能竞赛战绩

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5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8项,彰显以赛促学的育人成效。

八、薪火相传:杰出校友的本草足迹

薛匡栩(2019级):在校担任药学院药理助教及负责人,获云南省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二等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荣誉,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022年专升本至云南中医药大学,2025年考取该校中药学硕士研究生,以技能+学历双提升模式,成为中医药科研与创新领域的新锐力量。陈紫蓉(2020级):在校期间担任班长及中药助教,获省级优秀实习生称号,专升本至云南中医药大学,现就职于省中医医院中药房,负责中药临方炮制与调配工作,以扎实的专业技能守护患者用药安全。

A77E4FA3C31D60063A10611D67FD1C9F.jpg


张春美(2020级):就职于深圳和顺堂中医诊所,在校期间获省政府奖学金,擅长中药调剂与慢性病用药指导,凭借细致专业的服务获明星药师称号,成为基层药学服务的骨干力量。

杨紫玉(2020级):在校获优秀班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参与学校继续教育学院专升本课程培训,成功考入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中药学专业,持续深造提升专业素养。

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中药学专业正以传承本草精华、创新制药技术为使命,诚邀怀揣本草梦想的学子,共赴这场草木生香的成长之旅!


Copyright © 2021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滇ICP备17003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2202530146号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