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5学年秋季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4日 来源:原创 阅读:6
分享到:

1318c4439a7929bfc1182e63c359b137.jpg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10月2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党员活动室组织召开2025学年秋季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集体备课会。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马季昕出席会议并作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学生代表参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办主任严丽主持。

dd5aea2ef4220cf7a49a5b8e10a96130.jpg

备课会上,主备人张应丽聚焦第三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三个维度展开备课。导课环节,张应丽播放经典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熟悉旋律唤醒学生情感共鸣,为教学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学内容上,结合历史脉络与现实发展、国际视野与国内实践重点讲解三大核心问题:一是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历史与人民的必然选择;二是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全面的;三是如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精准将时政热点与思政元素融合。同时,张应丽以图片形式阐释了我国国旗、党旗、党员徽章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5de7898792d6b96fcbaa069f1213dd3d.jpg

随后,参会教师围绕如何讲深讲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教师们认为,在本章内容中应该选用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将宏大叙事转化为便于学生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党员徽章实物,鼓励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要重点讲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逻辑关联,清晰阐释“怎样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的实践要求,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苏敏指出,一定要通过本节课帮助学生清晰认识党的领导地位、正确评价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与新时代实践成就,让学生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b4a0587ffb58a3dab8972e607c814cd6.jpg

交流研讨结束后,学生代表分享参与备课会感受,表示自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有了更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们的备课会使他们更能体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更加坚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决心。同时建议教师们多关注学生兴趣点,设计互动性强的课堂环节,结合正能量网络热点或红色故事,把本门课程讲深、讲透、讲活。

8219970bac94ec841aa997fdbd60252c.jpg

马季昕书记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备课会筹备认真充分、内容扎实丰富,师生共同备课的形式新颖且成效显著,真正实现了师生互促共进的目标。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继续坚持好、运用好集体备课会,集思广益促进思政课教学的提升,实现教学内容入脑、入心;积极做好内功建设,形成课程“框架、内容、要点、案例”的融入融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本次集体备课会不仅让教师后续授课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与精准把握,更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推进思政课建设筑牢了基石。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推进集体备课常态化,不断汇聚教学智慧、优化教学方案,积极探索贴合学生专业和兴趣、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切实提升思政课程育人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供稿|余   

图片|代光美

编辑|李思睿

校对|罗志英

初审|杨丽琴

复审|徐世美

终审|王   斌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