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5日晚上7点,由我校大学生工作部心理咨询科组织的心理健康大讲堂第九期在明德会堂如期开展,本次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昆明理工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负责人宋熹老师为同学们开展以“双向奔赴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讲座,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讲座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实现双向奔赴,进而建立更加健康和持久的良性关系。
讲座开始,宋老师向同学们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人际关系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人,首先是情境(环境)中的生物。宋老师还提到了“路西法效应”以及米尔格的服从研究,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利菲普-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解释何为“关注权威的力量”。宋老师指出,其实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情感联系。
接着宋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下到上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交往理念是人际交往的本质,是社会交换,所以人与人之间一定需要形成一种双向奔赴的人际关系。宋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分析了人际交往的困惑,例如缺乏知心朋友、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与他人交往平淡以及感到交往有困难。只有沟通良好,才会有稳定的情绪。
在本次讲座中,宋老师提到了情绪管理的三个步骤,即:认识情绪、接纳情绪、管理情绪,还向同学们解释了情绪是人人都有的,且是一种能使我们每个人的感受产生变化的神奇力量。其实关于情绪与身体的相互作用理念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古人提出过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宋老师引导同学们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他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成为情绪的奴隶,任由我们的情绪支配我们的行为。
最后宋老师总结强调,同学们一定要做像咖啡豆一样的人。就像一颗小小的咖啡豆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改变,口味变得更加复杂一样,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也需要通过失败和挫折获得教训和智慧,才能变得更加有价值,更加美味。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可以让同学们知道有效的沟通是双向奔赴的关键。双方需要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并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并在对方需要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和促进交往双方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撰稿:新闻部 严晓清 马思媛
一审:李敏、黄伟、郭正梅
二审:周睿媛
终审:王冬
大学生工作部
心理咨询科 心理思愈团
2024年12月27日